分享:中医修正 - 六节藏象(三) 2017-02-04 | 20 浏览 | 0 评论 六节藏象(三)(2017-01-2916:18:20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六节象数古人观天地,地是静止不动的,而天上的星星日月都在运行不止。仰观星星今天在这位置,明天这时差不多还在这位置;观察深入了,发现今天在这位置,明年这时差不多还在这位置。似乎星星日月在走了一圈之后又回来了,于是,天道好还,天圜道也,便在古人心目中确立了。古人世界观,认为人体就如小天地。人体中凡有形不动的便是地,而
分享:中医修正 - 六节藏象(二) 2017-01-20 | 19 浏览 | 0 评论 六节藏象(二)(2017-01-1811:35:09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《素问》第一二卷谈论藏象,只用四时,也就是不难理解却被后人疏忽的四时藏象。第三卷阴阳离合论将四象扩张为六节,为第四卷的六节藏象论铺平道路。这四时藏象,也就是被后来五行藏象巧妙掩盖的原始藏象论,在医史上被普遍误解为不完整的五行藏象。鉴于藏府生理的复杂性,《素问》作者认为有必要予以适当的扩张,这便是《阴阳离合论》的缘
分享:中医修正 - 六节藏象(一) 2017-01-02 | 18 浏览 | 0 评论 六节藏象(一)(2017-01-0109:56:39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一阳/少阳,胆三焦———〉二阳/阳明,脾胃———〉三阳/太阳,心———〉三阴/太阴,肺———〉二阴/少阴,肾———〉一阴/厥阴,肝胞络———〉一阳/少阳,这便是六节藏象的框架:将人体藏气流传形成的圜道——天,分成“六节”,彼此传递流行,如环无端。如果把这一框架内容具体化,大致是:饮食入胃,就如坤土厚积导致了一阳萌
分享:中医修正 - 新年献疑:《金匮真言论》真言在哪里? 2016-12-29 | 15 浏览 | 0 评论 新年献疑:《金匮真言论》真言在哪里?(2013-01-0111:52:54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这是《黄帝内经素问》第一卷的最后一篇,处于承先启后的位置。作者既然以“真言”名篇,应该有一两句真言吧?医圣张机,看懂了真言,才“撰用《素问》九卷”,将《素问》列为《伤寒杂病论》的第一参考书。不过,从后世中医人一路挣扎下来的泥泞看,从政府大力扶持却依然被吼废除的现实情况看,敝人断定没人看出本篇
分享:中医修正 - 藏气流传 2016-12-29 | 97 浏览 | 0 评论 藏气流传(2012-01-3010:10:25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这是一篇写于 1986 年的中医学术探讨文章,当时笔者出于私心,尽量避免六节藏象内容。今天,既然在网上公告六节次序,当然想让中医学术风气从此有根本改观。所以,尝试在此寻找知音、结识同志,为拯救中医共同努力。今天先把这篇文章扫描上传,再慢慢打字上网以免字迹不清缺点。26 年过去,笔者对六节藏象的理解当然已经不同于当时,再次阅读
分享:中医修正 - 天赦话阴阳 2016-11-29 | 18 浏览 | 0 评论 原文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a5ee16d0102w6at.html 天赦话阴阳(2015-09-2908:24:40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阴阳–从来不容易理解和运用的简单概念。阴阳的概念是简单的,一动一静、一升一降、一寒一热、一明一暗,皆是。若要进一步认识阴阳,那就不简单了,因为存在着阴阳离合问题,故数之可十、推之可百、数之可千、推之可万、
分享:中医修正 - 冬伤于寒 (续) 2016-11-22 | 17 浏览 | 0 评论 原文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a5ee16d0102ekxc.html 冬伤于寒(续)(2014-03-1906:10:03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温病,可以是散在的个例,也可以造成大面积流行。从散例看,个案差异相当大;但瘟疫流行时,却不难看出明显的共性。中医史上多如牛毛的医案,基本上都是自吹自擂,目光如鼠的江湖中医对瘟疫的理解常常不如普通人。“
分享:中医修正 - 冬伤于寒 2016-11-21 | 17 浏览 | 0 评论 原文地址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a5ee16d0102ek6x.html 冬伤于寒(2014-02-0906:13:42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见于《素问》第一卷《生气通天论》。经常感冒的人,衣着稍有不慎,就感冒“风寒”了。冬季严寒,寻常人都容易感冒,这“冬伤于寒”应该相当常见,难道说春就必病温?但经文记载清清楚楚。国学界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