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秋之应 2016-08-15 | 16 浏览 | 0 评论 夏秋之应 节气随想太阳应时于夏,太阴应时于秋。少阴于冬,少阳于春。春夏多阳。阳(气/能)敷布于外,遇冷空气成汗。阳多易积而不通,不通则体不适,发之于外则通,通则舒。此或伤寒论中,太阳病(阳多阴少),汗出乃解之理。秋冬多阴。阳(气/能)敛藏于内,体液积而成尿。阳少则聚而不畅,不畅则体不适,利之于外则通,通则舒。此或伤寒论中,太阳病(阳少阴多),下之乃解之理。春夏多汗,秋冬多尿,此人体应时之调节。小儿少阳之体,气
分享:方解一篇 - 中医裘万吉 2016-07-24 | 26 浏览 | 0 评论 方解一篇(2014-11-1010:31:36)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65bea590102v5ky.html___小公主赞叹这位朋友的方解,子曰:”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____寄语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与诸君共勉!_2014 年 10 月 28 日 15:00,新浪博客名为 41048684w 的朋友在本博博文《不用感谢公主》的评论中写下:晚期癌
读《中医养生一》若有所思 2016-05-26 | 16 浏览 | 0 评论 老话说,吃到七分饱,非虚言也。为什么呢?食,即是人获取能量的途径,但同时也是包含了能量消耗的过程。一般饮食后,我们获取的能量大于消耗,这也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。然而,如果摄入的饮食不易被个体消化吸收,反而会加重人体相应器官的负担,甚至出现消耗的能量大于获取的能量,进而影响身体健康。单个或多个因素都可能引发这种情况,如吃的过多过过少,如油腻食物,如风寒伤胃,等等。日积月累,小题变大事。原文如下:中医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