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:荀子 - 劝学 2017-05-15 | 14 浏览 | 0 评论 劝学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(róu)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虽有槁暴(pù)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故不登高山,不知天之高也;不临深溪,不知地之厚也;不闻先王之遗言,不知学问之大也。干、越、夷、貉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,教使之然也。诗曰:“嗟尔君子,无恒安息。靖共尔位,好是正直。神之
立夏小思 2017-05-04 | 19 浏览 | 0 评论 立夏小思 节气随想《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第二》曰:『夏三月,此谓蕃秀(夏三月承春三月之发陈出新,而滋长繁盛),天地气交(夏三月,白昼阳升,黑夜阴降,畅而不悖。泰和而离明),万物华实(阴阳合和之融洽,万物资之以长,于此而渐趋于盛极)。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(人宜应夏日蕃盛之阳气,早起晚睡,利用体外的阳气扶助人体内的阳气宣布),使志无怒(怒伤肝,肝伤则发陈乏力,无以滋长)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(夏季人
分享:中医修正 - 六节医话(十七)迟暮莺啼话血压 2017-05-04 | 13 浏览 | 0 评论 六节医话(十七)迟暮莺啼话血压(2010-11-0100:08:14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高血压,在人口老化的今天,几乎是人人都听说、讲过、甚至有所了解的病症。这虽然是西医的东西,中医人可不能不理睬,因为您平日诊治的病患中有高血压的太多太多了。作为救死扶伤的工作者,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西医高血压概念和诊测手段,否则就会沦为货真价实的鸵鸟医师。实际上,中医研究治疗高血压已经好几十年,当然积累
分享:中医修正 - 叻地一声 2017-05-01 | 21 浏览 | 0 评论 叻地一声(2013-12-0612:16:36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叻地一声,乾失中爻,虚而为离,落入后天。少年读丹经,就对这句话映像良深。这乾失中爻,虚而为离,从卦画上看确实如此。不过,将这么直观的卦画运用于经胚胎期揉面千遍后的人体,太虚玄了吧?从医学角度看,这叻地一声,究竟发生了什么?中医人从来不敢碰过。从六节藏象学看,这叻地一声,究竟发生了什么?今天,修正先生为中医学讲一句半开玩
分享:中医修正 - 招魂《六节藏象论》三 2017-04-30 | 17 浏览 | 0 评论 招魂《六节藏象论》三(2010-10-0504:32:21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六节藏象论,列《素问》第九篇,是经典记载中最重要的一篇,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构架在此完成。若后世学者对此能理解清楚,中医学就不必蹉跎一千八百年,滑向今天的困窘。看着“六节藏象论”这标题,傻瓜都明白其大体内容,再聪明善辩的人也无法扭曲其中心议题是用六节(三阴三阳)来讨论藏象。由于不明原因,六节藏象学的关键内容被汉
分享:中医修正 - 招魂《六节藏象论》二 2017-04-27 | 17 浏览 | 0 评论 招魂《六节藏象论》二(2010-09-0100:55:30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 由谈天说地,再谈论藏象,不但结束语彼此呼应,其主体内容也是如此。谈天说地,既然以六为节、九制会,后面谈论人体藏象时,也同样以六节(天也)经历了九藏(地也)。《内经》采用了《诗经》相同的兴比作文方式,都是借他山之石以为错。然而,这对久违六节真理的今天中医学者来讲,相当难以理解,毕竟六节经于九藏的确切内容已经失
分享:中医修正 - 招魂《六节藏象论》一 2017-04-22 | 36 浏览 | 0 评论 招魂《六节藏象论》一(2010-08-0107:51:11)修正传真(771)03182919《素问六节藏象论》谈了些什么?中医人没有勇气说不知道。实际上,单单“六节藏象”标题这四个字,中医人就已经眩晕了,更不用说其详细内容。然而,读经人却对结尾一句“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”映象良深,多般注解,传讼千古。从今天的五藏五行为中心这一中医“核心理论”思考,可以轻易排除胆统领十一藏的可能性。《伤寒杂病论》后一
谷雨小思 2017-04-19 | 35 浏览 | 0 评论 谷雨小思 节气随想《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》曰:『清气在下则生飧泄,浊气在上则生䐜胀。此阴阳反作,病之逆从也。故清阳为天,浊阴为地。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;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故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;清阳发腠理,浊阴走五藏;清阳实四支,浊阴归六府。』谷雨,地阳升而天阴降,冷热交替,汇雨成谷,润物资长。以天地成象来说,“地气上为云,天气下为雨;雨出地气,云出天气。故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;”何谓?地之阳
“七损八益” 别说 2017-04-16 | 16 浏览 | 0 评论 “七损八益”出处《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第五》言:『故曰:天地者,万物之上下也;阴阳者,血气之男女也;左右者,阴阳之道路也;水火者,阴阳之征兆也;阴阳者,万物之能始也。故曰: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帝曰:法阴阳奈何?岐伯曰:阳胜则身热,腠理闭,喘粗为之俯仰,汗不出而热,齿干以烦冤,腹满死,能冬不能夏。阴胜则身寒,汗出,身常清,数栗而寒,寒则厥,厥则腹满死,能夏不能冬。此阴阳更胜之变,病之形
船山文集《读通鉴论》上册 摘录笔记四 2017-04-14 | 13 浏览 | 0 评论 漢昭帝漢宣帝爵賞者,人君馭下之柄而非但以馭下也,即以正位而凝命也。辭受者,人臣自靖之節而非但以自靖也,即以安上而遠咎也。故賞有所不行,爵有所不受,而國家以寧。`:爵賞之用,對可安民興邦;錯可禍民亂國。學何爲者也?非覽古今之成敗而審趨避之術也。惟澹與靜以養廉恥之心以明取捨之節以昭忠孝之志。純一於天性,終遠於名利。故可貴可賤,可履虎尾而不咥,可乘高墉而射隼。居震世之功而不媿於屋漏。無他,無欲故靜。`:淡